永安行4月14日晚間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,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8.73億元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.94億元;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1.24億元。報告期末,公司總資產49.39億元,公司凈資產34.03億元。
永安行以基于物聯網和數據云技術的共享出行系統的研發、銷售、建設和運營為主業,發力智慧交通與智慧生活兩大產品板塊。在智慧交通領域,公司產品種類多,在共享出行領域處于競爭第一梯隊。永安行先后發展了自行車、共享助力自行車、共享汽車等多種業務,完成從1-30公里全面覆蓋的綜合共享出行體系建設,并不斷優化了自行車、共享助力自行車、共享汽車、網約車的出行服務平臺;同時公司產品和商業模式也在不斷創新,特別是共享助力自行車和氫燃料電動車的業務發展,有望成為公司共享出行平臺業務新的增長點。
公告顯示,2020年因疫情影響,出行市場需求整體減緩,同時由于各大校園延期開學、開學后封閉管理等影響,影響了公司重要用戶群體的活躍度,導致疫情對公司的影響貫穿全年。在此情況下,公司通過擴大共享助力自行車的投入、新產品的研發和推進、內控管理、成本控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,經營狀況明顯改善,扭轉了新冠疫情對公司業績的沖擊。
年報顯示,2021年是國家“十四五”的開局之年;是中國向世界提出“碳中和、碳達峰”的開啟之年;更是中國政府規劃2025年前國產芯片自給率達到70%以上的實施之年。公司在多年前就開始布局綠色出行、氫能產品和芯片研發,政府倡導為公司發展戰略的實施帶來了先機。
公司表示,打造“多位一體”的共享出行生態鏈,成為引領日常出行、居家生活、健康環保的全方位共享生活科技服務供應商,早已成為永安行公司安身立命之本。2020年永安行共享助力自行車在湘潭、安慶、鎮江、安康、丹陽、臨汾等城市的成功投放,已累計投放近40個城市;完成了36個公共自行車運營合同到期的項目續簽、氫燃料電動車小批量試運營、新型存儲器樣片測試、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投入運營等成果,同時公司還實現了扣非凈利潤增長10.63%、凈資產增長25.86%達到近34.03億元、總資產增長24.6%達到近49.3億元、8.86億可轉債的成功發行。
公告稱,2021年永安行在橫向拓寬業務廣度的同時,也在向積極推動技術的深度進行發展,為了提高未來產品核心競爭力,公司加快了氫燃料電動車、小功率燃料電池的技術布局,今年將繼續加大試投放量,并進行自主可控的小功率氫燃料電池的試生產,以及太陽能電解水制氫站的投入運營,進一步夯實公司在制氫、儲氫、用氫等全產業鏈的技術布局并驗證其商業模式。
與此同時,永安行年報中表示,公司基于物聯網存儲芯片樣片測試的已經完成,2021年公司將繼續加大對物聯網存儲芯片的投資,為小批量試生產做準備。該物聯網存儲芯片屬于新型存儲器,兼容DRAM和NAND Flash存儲芯片的技術特點,具有非易失性、高速度、耐高溫、長壽命、極低功耗、存儲量大等特點,未來將廣泛應用于云計算、AI、IOT等領域的產品中,特別是家電、數據中心、智能手機、新能源汽車、電池系統等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