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間有個說法
“春天,萬物復蘇,百草回生,百病易發”
春季不止各種植物在生長發芽
很多細菌、塵螨、霉菌、病原體也在“復蘇”
從而引發各種疾病
為了提高身體免疫力
小安這里推薦7種適合春天的運動
01走路最安全、最簡便、最經濟的有氧代謝運動
46歲之后,膝蓋開始“老化”,不適宜激烈快速的運動。這時不妨嘗試走路這種溫和的運動,既安全保險,又能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體質較好的中老年人和年輕人適合快步走,時速在5~6公里,每分鐘約行走120步左右,堅持快走鍛煉能提高人體的心肺機能,降低體脂率,減少心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病發生的幾率;
體質較弱的老年人宜選擇緩步散步,每分鐘約80步、時速2~3公里,可幫助穩定情緒,消除疲勞,亦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。
02騎行最典型的有氧運動,可以讓膝蓋得到伸展
可以增強心肺功能,還能使身材勻稱。對于預防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生有明顯作用。
以日常健身為目的的騎自行車運動,每次運動時間可以在20~40分鐘左右。如果運動強度低,可以適當延長,但不推薦運動時間過長,防止引起疲勞性損傷。
03伸展整個冬天,身體仿佛都是蜷縮著的需要進行伸展
年輕人最好做瑜伽,老人可以練練氣功。推薦一個拉伸動作“爬墻”。面對墻壁站立,用雙手或單手沿墻壁緩緩向上爬摸,盡量拉伸整個身體后再緩緩退下,回到原處,反復進行。
04慢跑增加攝氧量、降低高血壓、擺脫身體贅肉、改善心臟功能
丹麥一項新研究發現:每周慢跑1小時可以使其壽命延長大約6歲,而且慢跑的健身功效比任何高強度鍛煉都更好。
05蹲起能鍛煉交感神經,可以緩解頭暈、眼花的小毛病
大部分男性,都適合負重深蹲,可以鍛煉盆底肌以及下半身肌肉群。但中老年人別盲目追求次數,以免損傷肌肉,每天做5~10個即可。
為防止膝關節損傷,下蹲時膝蓋別超過腳尖。關節不好、有骨質疏松者、未成年人不宜做。
06登山一種極佳的有氧運動
山中植被豐富,空氣新鮮,負氧離子充分,在鍛煉身體的同時,還能幫助人緩解壓力。
另外,山間道路崎嶇不平,有益于改善人體的平衡功能,增強四肢協調能力,增強肢體靈活度。
注意:
下山時膝關節承受的沖擊力更大,所以步伐要慢。體重過大、膝關節不好的人應減少登山次數和時長,并在登山時使用登山杖,幫助分擔體重,以減輕膝關節負擔。
07放風箏疏通經絡、調氣和血、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
春天是個放風箏的季節,不僅讓人沐浴在融融的春光里,還可以通過手、眼和四肢的配合。
放風箏時,中老年人及有頸椎病的人要注意不要后仰太長時間,可仰視和平視交替。最好選擇平坦、空曠的場地,不要選擇湖泊、河邊及有高壓電線的地方,以免發生意外。